读《激荡三十年》

lost man

成功是一种了不起的除臭剂,它可以去除你过去所有的气味。
——伊丽莎白.泰勒,美国影星

《英国简史》作者伍德沃德曾经写道:“历史涉及的只是一个民族生活的极小部分,人民的大部分生活和艰辛创业,过去和未来都不会有文字记载”。他还引用《便西拉智训》中的一段名句说:“有的人湮没无闻,他们死去,无人知晓,仿佛他们从未来过这个世界一样”。作为历史小白,总想了解下中国当代历史细节,于是在偶然的际遇,去年大概六月份入手了一套吴晓波编著的《激荡三十年》,上下两册,外加一本珍藏版的纪实画册,没想到这套书成为了我的商业启蒙读物。

断断续续大概用了多半年的阅读时间,最近又拿起快速重温一遍:

全书组织以编年形式,每一年为一章。而每一章中,选择重要政策变化进行解读,再辅以全国经济形势的阐述,热点社会事件再现,另穿插以典型企业家,在若干相关章节中连续提起,使各章节间既有历史逻辑性连贯,又有人物或企业命运的连贯,读起来手不释卷。另外,在每一章结尾,又附有一二人物传记,更将突出的典型人物着力描绘。如此写法,不光是书的可读性强,在理论上也使得我所感兴趣的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得以展示,且相互解释,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研究功底和文学修养。

股市之狂热,楼市之飙升,人民币之升值,通货膨胀之隐患,贸易摩擦之激烈以及大国情结之高昂,每每让人想起那句名言:历史往往是重复的,只是经常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罢了。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以下描述一再被证实:任何被视为奇迹的事物,往往都很难延续,因为它经历的是非常规的历程,身处其中的人们,因此而获得巨大利益,每每不可能摆脱那些终身难忘的际遇,他们相信那就是命运,总希望每次都能鸿运高照,每次都能侥幸胜出,然而最后,所有的光荣往往枯萎在自己的光环中。

所以,当一个商业故事以无比圆滑和生动的姿态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首先必须怀疑,而所有的怀疑,最终都会被证明是正确的,或者至少是值得的。

也许在多年后回望,人们会说,这激荡的30年是一个多么世俗的年代,人人以物质追求为目标,道德底线被轻易打破,心灵焦虑无处不在,身份认同时常颠覆。所有的财富故事都暧不清,很多企业家前途叵测,挣扎在产权灰色地带,不能自拔。

但同时不得否认的是,30年催生了一个时代的伟岸和壮观,也同样滋养了世故,丑陋和空虚。我们遭遇的是一个空前复杂而大半面目未清的时代。急速变化的世界,怅然若失的个人命运,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群体,不同利益集团的冲撞和拷问,这是30年成长底色。

尽管充斥着种种抱怨,失落和焦虑,但是,仍然要说,那是一个好的时代。因为,它允许新的可能性发生。

成功,在中国已经是一个烂大街的名词。人人都在渴望,却终究不得其法。历史一再告诫我们:毁灭的种子是什么?第一个就是繁荣自身。那么我们这代人何去何从?作为一名技术从业者,似乎在互联网公司看到了些许希望:既无模糊产权之累、又无灰色创业之原罪、也无国有垄断企业之压迫,且还在竞争中屡屡击败跨国公司。

写到此,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在以一个从未有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正如法国人罗兰巴特所说:“我对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以及历史的本质始终迷惑不解”。阅读当代史的快感和诡异,便全在这里了。

微信环境下长按识别或保存

微信支付二维码
支付宝支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