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醒思考的艺术》

think clearly

在群体里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独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记住的只是那些在群体中保持独立的人。by 爱默生

前言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一直怀疑这句话存在断章取义,人类不思考,上帝就绝望是不是后一句?最近读到的一本书,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清醒思考的艺术》。

书的篇幅不长,阅读起来就像是看情景剧,每天两三集,有时上下班途中想想每个小故事对“思考”带来的启发,也是件可笑和沮丧的事。可笑在于我竟然在思考思考,沮丧在于这样做除了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犯蠢之外,似乎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

总得做点什么,于是我想到了一种笨办法:罗列书中所讲的思维偏误,尽可能用自己的话再解释一遍。咀嚼一遍,权当备忘。

思维偏误

  • 幸存偏误
    日常生活中,尤其各种媒体信息,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这样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所以尽可能常去关注并了解下失败的案例,虽然伤感,但还是有好处的。

  • 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游泳健将身材匀称、优美,并不是因为锻炼充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之所以成为游泳选手,是因为拥有这样的好身材。身躯是选择标准,而非运动的结果。所以在跨入游泳池之前,先照照镜子,诚实地对待自己。我们经常看到的由美女代言的化妆品广告,美丽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结果。所以在入手一份化妆品之前,想一想,是不是一瓶大宝就能解决问题?

  • 从众心理
    凭什么一种产品“销量最高”就应该更好呢?英国作家毛姆说过:就算有5000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 纠缠于沉默成本
    有许多好理由支持你继续花费精力,但如果你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投入的精力而决定继续下去,就不是一个好理由了。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以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 确认偏误
    事实不会因为被忽视、被歪曲而消失。请写下你的信条–有关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成功等等,寻找反驳的证据。干掉自己最心爱的理论,这是一桩艰苦的工作。

  • 权威偏误
    出错是人类的通病,权威也不例外。但我们面对权威,常常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 现成偏误
    我们依据现成的例子来想象世界,但外界现实中的某种东西不会因为我们更容易想到而出现得更频繁。我们的大脑是剧本式思维,而不是量化思维,喜欢新奇,华丽,壮观,吸引眼球的一切。所以,学点概率与统计吧,用数字做决策虽然有时候也会产生非预期的结果,但总比拍屁股决定靠谱多了。

  • 故事偏误
    瑞士作家马克斯.弗里施说过:我们尝试编故事,就像人们喜欢试穿衣服。用故事扭曲和简化现实,它们排斥掉不合适编进故事的一切。意义只是我们事后虚构的。经常对自己做这样的训练:将故事拆解开来,故事背后想隐藏什么?

  • 司机的知识
    “司机”寓指那些装得好像自己知道的人。它们会模仿别人表演,也可能拥有动听的声音或具有说服力的形象,但传播出的知识是空洞的,只是在高谈阔论挥霍着华丽词汇。真正有知识的人知道他们知道什么,也知道不知道什么。这类人一旦来到了“能力范围”之外,要么什么也不说,要不就说“我不知道”。

  • 控制错觉
    相信我们能够控制或影响某种我们客观上无法控制或影响的东西的倾向,就是控制错觉。所以,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于真正能影响的少量东西,其他的听之任之,不失为一种聪明之举。

  • 回归均值
    事情不会永远的好下去,也不会永远的坏下去。

  • 结果偏误
    结果差并不一定意味着当时所作的决定不对,反之亦然。分析过程,而非结果。这个决定是出于理性而做出的吗?如果是,那下回最好仍然这样做,哪怕上回的结果很糟糕。

  • 选择悖论
    过多的选择会降低生活质量。所以在存在好几个选项面前,仔细考虑你想要什么,写下你的标准,并务必遵守它,适合才是最好的。选择伴侣,亦是如此。

  • 团体迷思
    一群智慧的人做出愚蠢的决定,因为每个人都误以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共识。所以,如果你是智囊团成员,无论何时,都要讲出你的看法–哪怕这看法不是很中听。如果你领导着一支团队,请指定某人唱反调,他将不是团队最受欢迎的人,但也许是最重要的人。

  • 忽视概率偏误
    我们对一件事的预期强度做出反应,而不是对它的概率,换个说法就是,我们缺少概率的直觉理解。

  • 稀少性谬误
    典型反应便是丧失清晰思考的能力,我们的一个物品被人夺走了,就会认为失去的物品更有价值,更有魅力。因此请你仅按照价格和作用判断一样东西,不要在乎它是否稀少,某个名人是否代言或用过。

  • 赌徒谬误
    人们相信命运具有一种平衡力量,但独立事件不存在平衡的力量。

  • 锚定效应
    谈判之前,先下定一个锚,从那里开始,结果往往不会偏离太远。

  • 规避损失
    恶比善更有影响力。我们对不利东西的反应要比对有利东西的反应更为敏感。

  • 社会性懈怠
    一同拉一根绳子的人越多,个人的贡献就越低。责任扩散,风险分摊。

  • 指数增长
    石器时代几乎没有人遇到过指数增长的例子,但今天不同。所以有关增长率时,不要相信你的感觉,计算器更有助于做出决策。

  • 错误的因果关系
    相互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

  • 光环效应
    我们让某一个方面照花了眼睛,并由此推及全貌。所以为了接近真实,请排除醒目的特征,这样挖掘出来的东西并不总是漂亮的,但有时很有教益。

  • 行动偏误
    在过去,闪电式反应关乎生死存亡,思考则可能会致命。但我们今天的世界与过去不同,与行动相比,今天的世界奖励深刻的思考。这一转变让我们很难适应。所以,如果情况不明,请不要采取任何行动,直到能更好地分析形势。总之,克制自己,很有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奖励。

  • 不作为偏误
    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那就是问题的一部分。

  • 享乐适应症
    事业上迈进了一步的人在平均3个月后的幸福感又与先前一样了。我们工作,升迁,给自己购买更多更漂亮的东西,但我们不会变的更幸福。

  • 新手的运气
    假如开始时一切顺利,务必多加小心。请像一位科学家那样,武装自己,以防自欺欺人。测试你的看法,试着证明它们是错误的。

  • 双曲贴现
    一个决定离现在越近,我们的“情感利息”就越多,是否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是后来事业是否成功的一个可靠指示器。

读后感

现实生活中,许多决定都是本能做出的,事后再虚构选择的理由,它让我们感觉自己是清醒地做出了决定。这种思维方式更像律师,精通于为一个已经确定的推论虚构出可能性最大的理由。

因此,思考本身是不纯粹的,是永远会犯错误的,所有人都一样,就连高智商的人也会再三触犯常见的思维偏误。但我们依然需要锻炼自己的思考,尽可能规避本能反应,因为今天的世界奖励深刻思考和自由行动。

清醒思考是奢侈的,回避思维偏误是很麻烦的,所以如果可能的损害较小,就无需绞尽脑汁,要允许错误的发生,这样才会活的更轻松。只要有一定把握应付生活,只要在关键时刻小心留神,决定是否完美,并不需要太在意。

微信环境下长按识别或保存

微信支付二维码
支付宝支付二维码